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13 20:17:1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司马光

慌了没有慌

哭叫喊跑举使劲砸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以问启思,讨论交流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引发疑问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课前已经知道朱鹮的同学请举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或是查找的资料介绍朱鹮。

教师:很好。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的问题是:朱鹮为什么飞走?又为什么飞回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1、学习生字词。教师:我们先将本课的生词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认识它们。齐读生词。

2、初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按阅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

三、根据问题,阅读课文

1、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和前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读完以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2、教师:同学们,朱鹮是飞走了吗?(不是)请大家讨论一下:课文为什么要说朱鹮“飞回来”呢?

学生发言,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请学生读一读。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也是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

3、教师:那么,又是什么让朱鹮“飞回来”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与同桌同学讨论讨论,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师 ……此处隐藏8322个字……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8、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9、这腰鼓这一段用了那些反义词?

空气:冰冷~燥热;

阳光:恬静~飞溅;

世界:困倦~亢奋

10、运用反义词写有什么好处?

用反义词对比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11、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怎样写?

虚写。

12、用虚写有什么好处?

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13、作者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14、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开放的。

四、课堂小结

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先实写,用连喻,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虚写,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给下面的词配上一个同义词:

忘情( ) 闪射( ) 火烈(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搏击( ) 辐射( )

第二课时

一、抽查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研讨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 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于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因为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了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7、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

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

1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14、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文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可从句式、修辞和节奏角度思考:

⑴ 铿锵的短句;

⑵ 激昂的排比;

⑶ 疾猛的节奏。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写出了面词的反义词:

晦暗( ) 束缚( ) 闭塞( ) 欢乐( )

摆脱( ) 冰冷( ) 恬静( ) 困倦( )

3、简答:

⑴ 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

⑵ 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什么?

⑶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一股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类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⑷ 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