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时间:2024-07-13 20:19:44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1

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我是一点都没看过的,但是老是听见周围人的夸奖和赞美,所以我就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部纪录片,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精彩。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昨晚21:00在中央一套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

看完之后内心真的是蛮感动的,是因为美食的美好,更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片子虽然是记录美食的,但是中间穿插的人文情怀,我觉得特别好!美食和人文搭配的浑然天成,更有人情味、更真实,既能突出劳动人民朴实和可爱,还能彰显劳动最基层人民存在的一些社会现实。如果只是一味描述美食的食材、加工过程和最后的成品,单调又失情感,倒成了一部空洞的纯粹美食记录片了。

一、中国传统的美食真是一绝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这里不得不赞美一下摄影师的水平,拍得真的特别好)都是来自最平凡的乡野民间,并没有来自城市里高档的大餐厅里。无论是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家制作的蜂蜜粥(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四川养蜂夫妇老谭家的豆花、陕西宽宽的劲道的裤带面、苗家的雷山鱼酱、山东的大葱卷饼、还是福建泉州萝卜饭都是来自最平实的乡间劳动人民之手,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把中国的传统美食沿袭的这么美好!

二、中国传统的优良作风得以继承

相比于美食,《脚步》中的各个人物的故事更让人感动,亲人间的温情是最难以言表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为了弟弟上大学给弟弟凑学费,替父母减轻负担,上山挖灵芝。为了庆祝弟弟即将上大学,白马送给了弟弟一份特别的礼物——天然的

蜂蜜。然而这美味营养的蜂蜜竟然在一颗几十米高的大树上(这相当于十多层楼房的高度),白马就是靠着树藤的缠绕和用斧子在树上刨下的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大概用了四个小时才到达树冠。为了取得蜂蜜,白马摆脱树藤,在树冠上慢步行走,点燃熏草(为了防止马蜂蜇咬),最后到达了蜂窝,取得了蜂蜜。看到白马去蜂蜜爬那么高的大树,我真的挺害怕的,太危险了。但是哥哥为了送弟弟这份特殊的礼物,宁愿冒险前往,亲情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四川养蜂老谭夫妇为了养家糊口,一年11个月在外四处漂泊养蜂,这一养就是二十多年,父母的漂泊才换来了两个孩子在家的稳定生活。夫妻间的相互包容、忍让和爱,让老谭夫妇觉得哪里都可以是家。有付出才有收获,想得到美味的蜂蜜、想让儿女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辛勤劳作,说明了可爱的劳动

人民一直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三、彰显存在的社会问题片中也反应了一些社会问题:

在广东打工李建英的父母半年来只能在收割玉米的时才能回家小住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在收割玉米的同时,一家人全体出动制作雷山鱼酱,在即将离别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用鱼酱入菜的团圆饭,独自留守家中的女儿李建英却黯然落泪,因为她没办法不让父母离开,临走前,她和哥哥为父母装了一坛鱼酱。候鸟打工族,是近年来中国人的巨变,这样的巨变产生了更多的留守儿童(中国留守儿童的总数竟然和英国的总人数是一样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很有可能出现心理等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行走在秦岭北麓平原的职业麦客一天只能割一亩多的麦子,最多挣200元钱。然而机械割麦机割一亩地麦子时间很短,而且才100多元。长此以往,中国传统沿袭下来的麦客就会慢慢消失。我觉得机械效率虽高,但是可能远不如人们在麦田地边割麦便聊天更有人情味。而且,这些“被淘汰”的麦客也失去了季节性的“工作”,没有了收入,只能靠其他的打工方式赚钱。社会的进步可能会使一些传统消失,但是真的不希望几十年之后再也看不到中国的传统风土人情了。希望这些美好的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像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

中国人“无论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哪位大神忽然发现:中国人没有信仰,于是乎各种社会丑陋现象都有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各路大v义愤填膺,揭竿而起,无情鞭笞着这个信仰缺失,黑暗封闭,魑魅魍魉横行的年代。纷纷怀念着党国的黄金十年,民国自由的空气,大清无垠的疆土,朱家铁血的王朝……总之一句话,石器时代都比现在强。为什么?因为没有tmd信仰!

被人鄙视了这么多年,自己都有点麻木了。虽然经常喃喃自问:我们中国人真的没有那玩意吗?真的最大恶极吗?却也不敢在人前高声一回。

舌尖1看完了,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肚子饿。毕竟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只有在吃的方面能让那些虔诚的教徒们羡慕一下。带着无限的自卑我第一时间追了舌尖2,也只是想在大吃货帝国的专业领域找到一丝尊严和自信,尽管仍然战战兢兢……

看着看着,我似乎悟到了什么。当生理需求上升为精神需求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舌尖,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看到了不一样的信仰,虽然她不是哪个神哪个主,虽然她那么低调,但是她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在你我呼吸的空气中,就在春运回家的路上,就在父母膝下儿女床前,她一直在我左右,只是我一直没有在意她。

《舌尖》表面上的主角虽然仍然是食物,但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在外打工一年回家时间仅半个月的贵州山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麦客,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为自己和后代能有更好生活的普通劳动者。当摄像机镜头对准他们的眼睛的时候,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很多复杂的情感:有为花期缩短而产生的焦虑,有为渔获远远少于预期的无奈,有与家人分别的感伤,有为自己的职业即将成为历史的迷茫,凡此种种。这都是为生计而操心。

我想,我们中国人,只要是有责任感的,只要是有良心的,都会有这种焦虑,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我同样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首先是幸福。养蜂人能有个随时可以相互吐槽的老婆是幸福,麦客能得到认可和尊重(有时就是一碗普通的裤带面)是幸福,渔民能亲手为自己的女儿抓跳跳鱼是幸福,老汉能用野生香菇为家人做香菇酿是幸福,华侨老人回到家乡和同村人团聚是幸福,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和留守的儿子女儿一起抓稻花鱼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来源于家的幸福,有了家就有了一切,这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坚守的东西。其实,我们中国人的要求并不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所爱的人,无论你是坐在高档写字楼里敲击键盘工作到深夜,还是在伊拉克利比亚的沙漠里钻油,还是在太平洋与风浪搏斗就为了多那么一吨鱼。这是一种凝聚力,一种源自于“家”的凝聚力。

从这些辛苦劳作的人的眼神里我也看到了另外的东西:希望,也许说是“希冀”更恰当些吧。现实是残酷的,靠天吃饭的更是如此。花期说缩短就缩短,一网下去一无所获也是很经常,为了给家里人多挣两个钱改善生活不得不忍受聚少离多的日子,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就要被机械所替代,更不用说这个片子反应的留守儿童等等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下,这些人也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每一天早晨出门劳作,他们无不带着满满的希望,即便也许又是一无所获,而他们会重整旗鼓,第二天再出发。我们说“中华民族是坚韧的民族”,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和千千万万与他们一样的普通劳动者,在无声地用自己的行动阐述着“坚韧”二字的终极含义。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希望,正是因为我们满怀这样的希望,并身体力行地去实现它,无论这希望看起来多么渺小,我们才能创造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程奇迹,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才能把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变成现在这般模样。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气神儿”,这可不能丢。画面中的这些人,还有千百万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劳动者,就是凭借着这股子“精气神儿”,共同支撑起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并且愿意身体力行地去实现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有希望,就会不断进步。

总之吧,舌尖给我的感觉,虽然有些酸楚,但大多数是温暖,与其说这是一部解读美食的纪录片,不如说是一部对“家”的理念的阐释和对普通劳动者的礼赞的片子。哪里的饭菜永远赶不上在家里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这正应了一句话:美,就在我们身边。

勤劳是中国人的源发行为,是根植在基因中的分子,是一种潜意识的行动源泉。中国自古以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勤劳。和西方工业社会北方游牧式文明基因不同,中国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是自推动可延续的。而西方文明的发展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注入来获得延续,无论是战争掠夺,还是经济掠夺。舌尖1让我们看到的是东方文明的智慧及其结果在饮食上的体现,而舌尖2就让我们从源头去思考这些美妙的味道、精美的享受的来源。

什么是信仰,定义百度一下就知道。可是一定要信哪个神哪个主,不信就是低人一等,这样的信仰不要也罢。

只要父母过的更好些,只要儿女能去更好的学校,只要能多挣点交给媳妇,中国人就是幸福的,哪怕有泪有苦有遗憾,家就是中国人延续了千年的信仰!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朴素却有力量,卑微却又实在,平凡而又伟大……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3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2》,我最想重复的还是之前朋友们说的那句话,“只有在这部纪录片里,才能读懂真正的中国”。回望第一季中满屏幕数不胜数的美食,具体说来,当初是影片中天人合一的味觉诱惑将这部作品影响的受众广度铺张到了极致。而今,经历了这么漫长的等待,再看第二季的时候,不管是从拍摄者的技巧还是从立意的视角来说,《舌尖上的中国2》所达到的深度无不让所有的'观众深深折服。我们在这里所看到最多的是国人被放大后的美好和纯真,还有就是回归人性本身的种种感动与膜拜。当我们跟随着制作者的脚步,在一张张画面里穿梭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正在践行着一次次回归,当我们回到美食,回到乡村,回到生活,我们才突然发现,那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个桃花源。

单从回归这个意义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2》绝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第一集《脚步》果断选择了一个最沉重的话题——中国人的迁徙,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基色,才让我们能够从那么多的食物中慢慢梳理出越来越多的情绪,生命的感动,生活的无奈,还有就是生存的挣扎。在50分钟的时间里,制作者用大部分时间地生动讲述了中国人与食物的迁徙与演变,仅以一个章节来介绍美食与制造工艺,提到更多的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麦客。这些游走在广袤黄土地上人们虽然不是美食的制作者,但是在他们身上却烙印着见证国民粮食根基演变的淳朴与厚重。

迁徙,就是这样在一垄垄的麦穗里开始的。

假如不是由于生活所迫,自古就重视安土重迁的国人又怎么会选择四处奔波?导演特意设置了最真实的对白与交流:一是挣钱后麦客的打算,再者就是割麦人的劳动报酬。从这些质朴的乡音里,透过所有麦客脸上深深的皱纹,我们同样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包容和善良,在这些麦客的心里,同样也深深埋藏着一个温暖的地方,那里就是家。家里的孩子盼了大半年,好不容易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的时候,这个场景竟然一下子就戳中了我们的泪点,短短半个月的相聚之后,在苗家女孩闪闪的泪光里,父亲转身离去的背影逐渐模糊,女孩的心里便积淀着更大的祝福,就在我们听到这个苗家女孩儿说“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候,我们和她一样,都是一脸的崇拜。

迁徙,就是在这样一次次重聚与离散中轮回的。

在这群奔波的麦客身上,你可曾看到过自己的身影?“这就是变革着的中国”——这是一句简单的文案,却足以引发所有漂泊他乡的游子们潸然泪下。国人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在身后这个国家发生沧海巨变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虐心的事实,那么像麦客一样的人们挥舞着臂膀,他们在大江南北的沃土上收割着希望,身后却留下了那么多终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留守儿童。

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们拉长了与家的距离?我们看到扬扬黄土地上,愈来愈多的大型机械作业逼迫着昔日的麦客群体失业或者转行,不光只有麦客,靠天吃饭的渔民家族,飘无定所的养蜂夫妻,还有生无定数的我们自己......你是否也看到了这些人眼中的泪水,眉心的忧伤和脸上的皱纹?你是否也同样感受到了四处奔走的痛楚?

麦客,还有那么多有着和麦客们一样命运的人们,都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却有着共同的生存信念,他们在饱尝艰辛同时,也收获到了来自心灵深处最宏大的幸福。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的的确确也闻到了这么多幸福的味道,苗族夫妻手中捧着女儿亲手制作的一罐鱼酱,自一张欣慰的面孔氤氲出爱与感动;出海打渔的渔民夫妻,他们相互偎依着,那一碗丈夫烹制好的蟹饭里蕴含着无以伦比的爱与幸福;在美国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嘴边这碗热乎乎的萝卜饭中蒸腾着弥足珍贵的爱与眷恋......这些不单单是爱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无论我们在这个纷繁的尘世间漂泊多远,也无论我们离开故乡到底有多久,这些爱的味道都是不可替代和忘怀的。

迁徙,就是在这样的爱与感动中酝酿出最能入心味道。

愈来愈多的游子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携带着家乡的味道匆匆上路,深深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山村、田野、海洋、城市.....或许都慢慢隐退成了久违的记忆,但是永远不曾改变的还是我们用以活命的食物本身凝聚着的甜美记忆和浓浓亲情。我们跟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将自己也混杂进这些奔波在路上的人群里,和他们一样品尝着劳动与汗水中的酸楚,也感受着期待与收获的甜蜜,就像片尾结语所说的那样,“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牵出来的是一缕缕柔软的思念,从麦客开始的文案,用离别和奔波诠释出国人的食物故事,在世界上最恋家的中国人身上,过滤出那么多无以超越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勾勒出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每每触及都将生生地疼痛。就这部作品而言,她温柔的背后,同样积蓄着伟岸的力量,推拉挪移的画面和穿越回归的旁白,不是爱国主义的宣传,却同样在那么多充满家乡味道的美食佳肴中,一次又一次勾起了所有人关于亲人,也关于家乡那么多的追忆。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